卡地夫 cardiff
在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,施底肥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,它直接关系到黄瓜的产量与品质,然而不少菜农却陷入了一些误区,以下这 3 个误区千万不能忽视。
一,使用未完全腐熟的畜粪
部分菜农存在错误认知,觉得鸡粪越臭效果越好,实则不然,腐熟到位的鸡粪基本无恶臭味。未充分腐熟的鸡粪施入地里后,棚内温度较高,会引发二次发酵,氨气随之大量产生。 要知道,扣膜后的温室内,一旦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 5 毫克 / 升,黄瓜植株就会受害,浓度飙升至 40 毫克 / 升时,烂根、烧苗等严重问题便接踵而至。近些年来,因生粪腐熟不完全导致的烧苗现象屡见不鲜,菜农朋友们务必提高警惕。
二,重施化肥投入,有机肥用 量不足
长期以来,菜农对化肥青睐有加,每亩地化肥用量动辄 300 - 400 公斤,甚至有人单施磷酸二铵就超 200 公斤。长此以往,过量的化学肥料使得土壤不堪重负,盐渍化问题日益凸显,土壤表面的绿苔、红苔和白霜就是明显的 “警示信号”,作物根系生长受阻,无法正常汲取养分。 虽说如今部分菜农意识到了商品有机肥的重要性,可实际用量远远不够。大田作物使用商品有机肥一般每亩 80 - 120 公斤,而大棚黄瓜生长周期长、需肥量大,棚室一次使用商品有机肥应确保在 2000 - 2500 公斤,才能为黄瓜一季的茁壮成长提供充足养分。
三,重施基肥,忽视叶面追肥 和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
大棚黄瓜常常多年连作,农民们一心扑在化学肥料上,却忽略了微量元素这块 “短板”。实际上,中微量元素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。像钙、硼、硫、铁、锰、锌、钼等,它们对提升黄瓜产量与品质意义非凡。 举例来说,黄瓜缺钙,根系发育不良,生长点停滞,叶缘上卷;缺镁则芽生长停顿,叶面发黄发白,叶缘坏死失绿;缺锌会让嫩叶生长异样,芽呈丛生状。这些棘手症状单靠氮磷钾可解决不了,叶面追肥便能有效缓解。 在此,推荐使用卡地夫・十三元素,其富含氮、磷、钾、钙、镁、锌、铁、铜、锰、钼、铈、碳等多种营养元素,一瓶涵盖多种需求,既能省时省力,又助力黄瓜花多果多,果实饱满,皮色鲜亮,还增强抗病抗逆能力,为大棚黄瓜的丰收保驾护航。 总之,菜农朋友们只有避开这些施底肥的误区,科学用肥,才能让大棚黄瓜产业蒸蒸日上,收获丰厚回报。